原标题:立法拟明确:接种疫苗死残 不能排除是异常反应也补偿 疫苗管理法草案突出疫苗战略性和公益性,来看看都有哪些亮点 新京报快讯(记者 王姝)今天,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二审疫苗管理法草案。对比一审稿,二审稿进一步细化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明确提出实施接种后出现死亡、严重残疾等损害,即使不能排除系接种异常反应,也要补偿。 不能排除是异常反应的也纳入补偿范围 此前,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初次审议了疫苗管理法草案。一审后,有常委会组成人员、部门和社会公众提出,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认定标准过于严格、补偿范围过于狭窄,应当将不能排除是异常反应的也纳入补偿范围。 二审稿采纳了上述建议,增加规定:国家实行预防接种异常反应补偿制度。实施接种过程中或者实施接种后出现受种者死亡、严重残疾、器官组织损伤等损害,属于预防接种异常反应或者不能排除的,应当给予补偿。同时明确,预防接种异常反应具体补偿办法由国务院和省区市人民政府规定。 销售假劣疫苗罚款上限提至3000万 一审后,有些常委委员和社会公众提出,应当进一步体现“四个最严”要求,补充完善法律责任,加大对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据此,二审稿对生产、销售假劣疫苗、申请疫苗注册提供虚假数据以及违反药品相关质量管理规范等违法行为,提高罚款额度,明确规定:生产、销售的疫苗属于假药的,罚款标准为违法生产、销售疫苗货值金额15倍以上30倍以下的罚款;货值金额50万元以上不足100万元的,并处500万元以上3000万元以下的罚款。 同时提出,明知疫苗存在质量问题仍然销售、接种,造成受种者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种者或者其近亲属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要求相应的惩罚性赔偿。 接种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五年 有的部门和社会公众提出,针对一些地方在预防接种环节发生的疫苗过期、掉包等事件,应当进一步加强预防接种管理,规范预防接种行为。 二审稿采纳上述建议,明确将“三查七对”要求和接种信息可追溯、可查询写入草案,明确要求医疗卫生人员完整、准确记录接种疫苗的“品种、上市许可持有人、最小包装单位的识别信息、有效期、接种时间、实施接种的医疗卫生人员、受种者”等信息。接种记录保存时间不得少于五年。 “三查七对”是指医疗卫生人员在实施接种前,应当按照预防接种工作规范的要求,检查受种者健康状况和接种禁忌,查对预防接种证(卡),检查疫苗、注射器的外观、批号、有效期,核对受种者的姓名、年龄和疫苗的品名、规格、剂量、接种部位、接种途径,做到受种者、预防接种证(卡)和疫苗信息相一致,确认无误后方可实施接种。 新京报记者 王姝 编辑 姜慧梓 |
友链
外链
生态东营,文旅产业生机勃勃 微纳传感与智能微系统重庆市重点实验室揭牌 陕西3条线路入选全国乡村旅游精品线路 河南开封:通许酸辣粉中国好味道 中法两国友谊是中法人民之福世界人民之幸 重庆与法国经贸合作结出累累硕果 蒙彼利埃葡萄、玫昂月季……在成都世园会领略法国风情 习近平主席对匈牙利国事访问成果文件清单 【专栏】2024商学院招生时间 点亮“闽南红”在这座千年古城里见人、见物、见生活互链
东西问|马吉德·拉什德:亚残运会不只是一场体育盛会 2024年“健康中国·步步为盈”公益活动在杭启动 2024年“健康中国·步步为盈”公益活动在杭启动 浙江安吉:高山避暑玩水开启浙北之巅“清凉游” 烧艾草、做香囊!洋主播打卡端午中医药民俗 东西问·镇馆之宝丨杜正贤:战国水晶杯为何是最具“穿越感”国宝? 浙江绍兴:“音乐+研学”激活城市文旅新赛道 中新社浙江分社医心医议:小儿百日咳发病率增加,二孩家庭更要关注 暑运里的绿皮火车:推出儿童餐便捷旅客 继往开来新气象谋篇布局再出发|2024年中国信息协会年中工作会成功召开